Loading...

中元普渡拜什麼?一篇文看懂盂蘭盆會由來、禁忌與佛教意義

農曆七月不是鬼月!認識中元節的孝親報恩與普度功德

盂蘭盆會具孝親報恩觀念,主祀歷代宗親,以報父母、祖先恩德,行佛陀所教孝道,救濟鬼道倒懸之苦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臺中服務處/撰文.2025-07-24

本文摘要:

  1. 2025 中元普渡懶人包:一篇看懂祭拜時間、供品準備與七月禁忌
  2. 盂蘭盆會是什麼?目連救母如何成為中元普渡的起源
  3. 中元普渡與民間習俗怎麼拜?
  4. 做吉祥事:心香供養、修種種善
  5. 農曆七月吉祥事懶人包
  6. 迴向文類型·如何迴向功德?
中元普渡的核心是感念先恩 。在莊嚴靜謐的佛堂中,以一盞心燈、一束素雅的鮮花,虔誠地為歷代祖先與在世親友祈福 ,將感恩化為最溫暖的祝福。|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中元普渡的核心是感念先恩 。在莊嚴靜謐的佛堂中,以一盞心燈、一束素雅的鮮花,虔誠地為歷代祖先與在世親友祈福 ,將感恩化為最溫暖的祝福。 攝/楊子佛教禮儀

2025 中元普渡懶人包:一篇看懂祭拜時間、供品準備與七月禁忌

核心問題 重點懶人包
中元節的真正意義?
  • 農曆七月是感念祖先的「孝道月」,而非俗稱的鬼月。
  • 佛教稱為「盂蘭盆會」,意思是「解救倒懸之苦」,旨在超度祖先、救濟鬼道眾生。
中元節時間?
  • 主要節日是農曆七月十五日。
  • 相關祭祀活動則貫穿整個農曆七月,從初一「開鬼門」到三十「關鬼門」為止。
「盂蘭盆會」的由來?
  • 源自佛陀弟子「目連」拯救墮入餓鬼道的母親的故事。
  • 佛陀開示,在七月十五僧眾解夏日,供養十方佛僧,能以大功德救度亡母。
民間普渡與佛教儀式的差別?
  • 民間習俗:包含祭拜地官、祖先、地基主,並在門口祭拜「好兄弟」。
  • 佛教儀式:核心是「盂蘭盆會」供佛齋僧及施放「瑜伽燄口」來施食予餓鬼 。
傳統拜拜供品?
  • 祭拜好兄弟時,可準備五味碗、糕、粿、酒、飯等。
  • 每樣供品上各插一炷香,並附上全新的臉盆和毛巾。
  • 不建議為普渡而屠殺牲畜
佛教拜拜供品?
  • 以素食為主,如水果、粽子、麵、飯、餅、茶等 。
  • 更鼓勵精神層面的供養,如香花、行善、佈施等。
  • 心香供養:佛教傳統中,燃香是表達尊敬與供養三寶(佛、法、僧)的一種儀式,而「心香」則進一步指心靈中的清香與誠敬。對於外在沒有燃香、僅憑心念虔誠者,也被稱為「拈一瓣心香」,象徵誠心誠意供佛,意即「誠意到了,無香勝有香」
  • 六度供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 行十供養: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
一定要拜嗎?
  • 這是一個表達孝親報恩、積累福德的月份。
  • 重點在於發自內心的虔誠與慈悲,心持善念,形式可多元,如參加法會、茹素行善等
  • 真正的平安應來自於愛護生命、息滅種種貪染邪念,而非僅靠祭拜
除了祭拜,還能做什麼?
  • 生活上:孝順父母、供奉先人敬祀歷代先靈、戒殺茹素、日行一善。
  • 修持上:持誦《心經》、《盂蘭盆經》或〈往生咒〉等經咒並迴向。
  • 活動上:參加寺廟法會、供養三寶、隨緣普度。
最重要的核心心態?
  • 以慈悲與感恩心取代恐懼,感謝祖先與這片土地。
  • 不應屠殺牲畜祭拜,消災祈福應從愛護生命、止息貪念做起。
  • 透過各種善行,將功德迴向給祖先與眾生,成就自利利他。
農曆七月禁忌?
  • 祭拜過程中,應保持莊重,不可嘻笑打罵。
  • 不要提及自家姓名、住址,也不要向好兄弟祈願,避免招惹麻煩。
  • 農曆七月的禁忌 (註:更詳細的禁忌傳說,點這裡觀看。)
本文精華概述 闡述中元普渡的佛教根源「盂蘭盆會」,破除鬼月迷思,強調七月是孝親報恩的「孝道月」。文章提供普渡儀式的正確觀念與具體善行建議,如供養三寶、持誦經文等,引導讀者以正信正念的方式,為先人與自身積累福德。

蘭盆會源於目連救母的孝親故事 。佛陀開示,於七月十五僧眾解夏自恣日,備辦百味五果供養佛僧,能以此殊勝功德,救度亡母脫離餓鬼道之苦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盂蘭盆會源於目連救母的孝親故事 。佛陀開示,於七月十五僧眾解夏自恣日,備辦百味五果供養佛僧,能以此殊勝功德,救度亡母脫離餓鬼道之苦 。 圖/楊子佛教禮儀

盂蘭盆會是什麼?目連救母如何成為中元普渡的起源

農曆七月,尤其七月十五這一天稱為「中元」,又名「盂蘭盆會」,是臺灣民間百姓祀歷代先祖,並祈求先人福庇的大節日。

根據《盂蘭盆經》記載:「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因此佛教徒在每年中元節到佛寺參加「盂蘭盆會」,供佛及僧,是一種表達人倫與報恩、孝行的行為。並以水果、粽子、粿類、白米、麵、餅、茶、飯等作為祭品,迴向功德。

「盂蘭盆」一詞從佛經梵語avalambana而來,「盂蘭」意譯「倒懸」,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極。「盆」是梵語bana音譯的轉訛語,為救護之器。華嚴宗五祖宗密大師 在其《盂蘭盆經疏》,明釋「盂蘭盆」為「救倒懸、解痛苦」之義,後世大多採用其說。

最早行盂蘭盆會的人,相傳為梁武帝 。其後蔚成風氣,全國上下於中元節舉行盂蘭盆會,超度歷代宗親,以報父母、祖先恩德,為我國「普度」之先。

明代蓮池大師 於《正訛集》中說:「世人以七月十五施鬼神食,為盂蘭盆大齋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國斛,亦非蘭盆。蓋一則上奉聖賢,一則下濟餓鬼,悲敬異田,惡可等混?」

蓮池大師的意思是:七月十五日盂蘭盆之說,來自佛教《盂蘭盆經》 目連救母。目連,即佛陀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目連尊者因不忍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請問佛陀解救惡業之法,佛陀開示於七月十五眾僧自恣 日,用百味飯食五菓等,供養十方佛僧,能得極大功德,即可令其母解脫,脫離餓鬼苦難。

每一盞搖曳的水燈,都乘載著對先人的思念與祝福。在靜謐的河上,點點燈火為水中的孤魂照亮前路,引領他們前往安樂的淨土,離苦得樂。|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每一盞搖曳的水燈,都乘載著對先人的思念與祝福。在靜謐的河上,點點燈火為水中的孤魂照亮前路,引領他們前往安樂的淨土,離苦得樂。 攝/楊子佛教禮儀

中元普渡與民間習俗怎麼拜?

普渡拜拜的順序與禁忌

雖說中元是在七月十五日,但從農曆七月初一起,中元節的各項民間活動就已經開始舉辦,包括「開鬼門」到七月三十「關鬼門」才算結束。

自清代起,一般人在七月十五日白天會參加盂蘭盆會、供養三寶,持齋誦經、薦奠祖考,夜間則登壇祭祀,普度鬼神,並放燈水中及塔上。

俗傳中元節也是地官大帝赦罪日,民間中元祭拜普度的順序是:中午一點之前敬拜地官大帝,中午左右祭祀祖先,到下午三點前是在家中廚房或後門拜地基主,下午五點前(太陽下山之前)完成拜門口「好兄弟」,即在門口供五味碗,及糕、粿、酒、飯,每樣供品上各插一炷香,並擺放全新的臉盆、毛巾在供桌旁,以虔誠之心請好兄弟來享用供品,過程中大人小孩都要莊重,不可嘻笑打罵,不要提及自家或親人姓名、住址,也不要向好兄弟祈願,避免招惹意外。好兄弟,指的是無祀孤魂的通稱。

放水燈、豎燈篙、搶孤的意義是什麼?

若有舉行普度的場所,不論寺廟或街坊要豎「燈篙」,在帶枝葉的二、三丈高竹竿上懸掛燈籠,並供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或是供奉觀音菩薩化現的焦面鬼王(或稱面然大士),設立普度壇、孤棚等,超度諸鬼。通常謝壇之後的重頭戲是「搶孤」習俗,民眾群起搶奪祭拜過的供品,也表示農曆七月大家都平安度過。

真正的供養,不限於物質。在農曆七月,靜心抄寫一部經文,或持誦一段咒語 ,將這份安定與善念化為「心香」 ,迴向給累世父母,是自利利他的圓滿修行。|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供養不限於物質。在農曆七月,靜心抄寫一部經文,或持誦一段佛教經咒,將這份安定與善念化為「心香」 ,迴向給累世父母,是自利利他的圓滿修行。 攝/楊子佛教禮儀

佛教如何看待普渡儀式?

臺灣寺廟在農曆七月都會施放「瑜珈焰口」,這是根據佛教《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餓鬼法事。

「燄口」,是餓鬼之名,因生前慳吝,貪不知足,死後墮入餓鬼道中,體型枯瘦,咽細如針,口吐火焰,長年受餓,備受諸苦。佛陀在世時,「多聞第一」的弟子阿難尊者,曾在入定中見到燄口鬼,餓鬼告訴阿難,三日後亦當命盡,墮餓鬼道。阿難一聽大驚,急到佛前哀求救度,佛陀因此而說焰口經及施食法,告訴世人若能施飲食予恆河沙數餓鬼及諸仙等,不但不會落入餓鬼道,且能延年益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

現今於七月十五日,各地寺廟無不循例舉行盂蘭盆會,諷經施食,佛教界並在此「佛歡喜日」舉行供僧大會,將此日訂定為「僧寶節」。

中元節在民間信仰盛傳是地獄門大開、釋放諸鬼的節日,世人因此多屠殺牲畜,備辦飲食,來宴請諸餓鬼,並請佛道信士誦經超度,稱為中元普度,但楊子認為殺生不能普度,以佛教觀點並不希望世人如此作法,所謂保佑平安順利、消災免難,應從息滅貪嗔、愛護生命而來。

眾人齊聚共修善業,其功德無量。楊子亦會為客戶在各大法會中恭立雲端牌位,藉由大眾的清淨願力,迴向給至親,讓冥陽兩界共享法益。|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眾人齊聚共修善業,其功德無量。楊子亦會為客戶在各大法會中恭立雲端牌位,藉由大眾的清淨願力,迴向給至親,讓冥陽兩界共享法益。 攝/楊子佛教禮儀

做吉祥事:心香供養、修種種善

楊子佛教禮儀重視冥陽兩利的精神內涵、做法,當為客戶服務的喪葬佛事圓滿後,直到百日、對年合爐,仍然會提供後續服務。

每年楊子會在法鼓山北區農禪寺、中區寶雲寺、南區紫雲寺的年度四大法會(新春祈福法會、清明報恩祈福法會、中元報恩祈福法會、大悲心水陸法會),及法鼓山寶雲寺每月地藏法會時,為服務的往生菩薩恭書雲端追思祝禱牌位,也為家屬在雲端寫立平安祝福祿位,相關法會訊息皆有透過line關懷群組布達。

從佛教觀點來看,「合掌以為華,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讚歎香雲布。」所謂的供養物不只限於食物,例如佛教中專門供佛的供物稱為佛供,神前的稱為神供,供養梵天、帝釋天、功德歡喜天等,則稱供天或天供。若供於亡者,稱為追善供養。專供餓鬼的,稱之為餓鬼供養。

平時我們以香花、飲食等物品為供養之外,佛陀還鼓勵佛弟子以「心香為供養」、「六度做供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行十供養」(依據《法華經‧法師品》,有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或以種種善行,獻給佛、法、僧三寶,或獻給一切眾生,都是非常吉祥的好事。

供養貴在敬意心誠不求回報,不僅是單純的布施與慈悲,祈願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共享清淨安寧。|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供養貴在敬意心誠不求回報,不僅是單純的布施與慈悲,祈願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共享清淨安寧。 攝/楊子佛教禮儀

楊子推薦在農曆七月做的吉祥事↓

農曆七月如何積功德?除了普渡拜拜,你還可以做的吉祥事

農曆七月吉祥事懶人包
生活類 修持類 活動類
行慈孝,孝養、陪伴雙親。 每日持誦〈般若心經〉迴向。 出資供養三寶,造像印經讀佛書。
中元到供奉先人處,敬祀歷代先靈。 讀誦〈盂蘭盆經〉迴向。 參加佛寺盂蘭盆會、燄口等法會。
戒殺生一個月,或從早餐開始茹素。 禮拜全函《梁皇寶懺》迴向。 隨緣參加普度,廣結無相善緣。
常做公益,或日行一善。 禮拜《慈悲三昧水懺》迴向。 參加廟宇點放水燈,修設好事。
參加《三時繫念》佛事迴向。
日日修持 21 遍〈往生咒〉。
修持 108 遍〈報父母恩咒〉:南無密栗多哆婆曳娑訶。

如何迴向功德?

常見迴向文範例:

不論消災或薦亡,普遍都能念誦的迴向文

  •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願將拜懺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
  • 「願將布施的功德迴向亡者,幫助他蓮品增上。」

將誦經、念佛、往生助念的功德迴向亡者時,最後念誦的往生淨土迴向文

  •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祝禱迴向文

  • 「我願將參加○○法會的一切功德,迴向給所有的親人,以及歷代宗親,蓮品增上。」
  • 「祈願○○人士因為布施功德而福壽綿長。」
  • 「願此功德迴向給每一位見者、聞者,普皆迴向,祈願世界和平。」

我們的堅持與承諾

圓滿先人最後的旅程,是我們對生命最深的致敬。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諮詢,生前預約陪伴您規劃最適合的追思儀式。
—— 楊子佛教禮儀

❤️楊子用心,家屬安心。
楊子24小時客服專線:0800-365-108
延伸閱讀: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