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靈前不用接香,不會犯禁忌|靈堂「香火」不能斷?

舊慣燃香能驅異味,保持警惕心,避免小動物靠近往生者

現代衍生大量化學香,現代佛教奠禮不需要接香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台北服務處/撰文.2025-09-18

本文摘要:

  1. 靈前接香‧懶人包
  2. 保持警惕心不睡著,驅異味
  3. 造成空汙髒亂、化學香盛行
  4. 現代佛教奠禮不需要接香
  5. 靈堂接香續香常見問題FAQ
在靈前布置靈堂,並設靈桌供魂帛、鮮花、果品,燭台上要點明燭,使日夜燈火通明,並燃香、設香案,供四面八方的親友前來弔唁。|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在靈前布置靈堂,並設靈桌供魂帛、鮮花、果品,燭台上要點明燭,使日夜燈火通明,並燃香、設香案,供四面八方的親友前來弔唁。 攝/楊子佛教禮儀

靈前接香:觀念演變與核心重點整理懶人包

重點 傳統觀念 現代觀點
「接香」由來 日夜不斷香火,象徵香火延續,慎終追遠。 現代已無香火斷絕的忌諱。
儀式目的 防止守靈者睡著,保持警覺. 驅趕野貓、野狗或老鼠等動物靠近遺體。 現代喪禮多在殯儀館,不需24小時守靈. 遺體皆有冰櫃保存,無動物靠近問題。
環保觀念 燃香能清淨氣味,驅除遺體異味。 大量燃燒劣質化學香,易造成空氣污染,危害健康. 殯儀館多有環保規定,不適合大量燃香。
核心精神 透過形式化的「接香」表達對往生者的敬意。 佛教奠禮不需要接香,心意更勝於形式. 日行一善、誦經迴向功德,才是對往生者最好的方式。

保持警惕心不睡著,驅異味

傳統喪事在入殮完畢後,就會在靈前布置靈堂,並設靈桌供魂帛、鮮花、果品,燭台上要點明燭,使日夜燈火通明,並燃香、設香案,供四面八方的親友前來弔唁,民間通俗文化中有一種觀念是:靈堂的「香火」不能斷,因此守靈的人要注意「接香」,這不是禁忌之說。

接香」也有警惕作用,能讓守靈的人注意時間,同時在長夜中保持一個警覺心,守護靈堂不讓野貓犬、鼠輩靠近,尤其要對火苗,更格外重視。

還有燃香在開放之處,同時能清淨臭味。以前民間的人很少能使用冰物,遺體放在家中飄出味道,就容易吸引動物蚊蟲聚集,不斷的「接香」多少能夠驅除不好味道,因此才說接香的行為要到棺木出殯下葬了才能停止。

劣質香品,不僅會危害人體健康,同時產生的空氣汙染物更對地球有害,讓「接香」也能與時俱進,明白它的意涵才是重要的,以一炷香就能表達心意。 攝/楊子佛教禮儀
▲劣質香品,不僅會危害人體健康,同時產生的空氣汙染物更對地球有害,讓「接香」也能與時俱進,明白它的意涵才是重要的,以一炷香就能表達心意。 攝/楊子佛教禮儀

造成空汙髒亂、化學香盛行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的喪事大多是在殯儀館舉辦,遺體則放冰櫃保存,家屬也沒有24小時守在靈前,但「接香」現象卻沒有隨著時空背景一同跟著轉變,因此求便利的人就使用又粗又大、可以燃很久的環香,任其香灰四處汙染靈桌,形成髒亂的景象。

還有一點與古代不同的事,值得我們大家去深思,即在工業時代崛起後,從事傳統手工製香的人愈來愈少,加上許多因素導致原物料價格一年比一年上漲,有貿易商因此進口低價劣質香品,不僅會危害人體健康,同時產生的空氣汙染物更對地球有害。若是在殯儀館內點燃這樣的大量化學香,這樣做相信不會是你我之福、子孫之福。

這個時代非常需要實踐環保綠色生活,因為我們要給子孫生活在乾淨、美好的環境中,有這個共識後,需要你我從現在就開始行動,讓「接香」也能與時俱進,明白它的意涵才是重要的,獻上一炷清香就能表達我們誠摯的心意。

佛教奠禮治喪期間,建議每天早上更換水果,或於佛菩薩像前、靈位前上一次香,合掌誦經,迴向給往生者。而家屬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在心中獻心華、點心燈、焚心香、禮心佛,迴向功德給往生者安住淨土|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教奠禮治喪期間,建議每天早上更換水果,或於佛菩薩像前、靈位前上一次香,合掌誦經,迴向給往生者。而家屬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在心中獻心華、點心燈、焚心香、禮心佛,迴向功德給往生者安住淨土。 攝/楊子佛教禮儀

現代佛教奠禮不需要接香

現代佛教奠禮不需要接香,請記得不需要接香,不需要接香,不需要接香,重要的觀念說三遍。

家屬在佛教奠禮治喪期間,只要每天早上更換水果,或於佛菩薩像前、靈位前上一次香,合掌誦經,迴向給往生者。或者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在心中獻心華、點心燈、焚心香、禮心佛,迴向功德給往生者安住淨土。又或者,家屬不分大小,人人日行一善,以此行善利益眾生的功德,來迴向往生者更是最佳。

唐朝白居易居士曾寫一首詩〈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其中:「臭帑世界終須出,香火因緣久願同。」表示由於前世共修而結下緣分,這是人間無比珍貴的事,希望能繼續同在。然而香會燃盡,情誼卻長存,真正要放在心中的是這一世所結下的善緣,並把從善緣而得的好運遺留後人,才是永遠無盡的「同在」。

【靈堂續香·常見疑問詳解 Q&A】

以下針對家屬於治喪期間,關於「靈前續香」最常見的個問題,提供具體FAQ解答。
  • Q1:靈前一定要有人守夜接香嗎?

    • A:不用。過去「接香」是為了提醒守靈者保持警惕,並防止野生動物靠近遺體。但在現代殯儀館,遺體都存放在冰櫃中,已無此必要。重要的是心意,而非形式 。

  • Q2:聽說靈堂的香火不能斷,是真的嗎?

    • A:這是過去的觀念。傳統喪禮因沒有冰櫃,遺體氣味容易引來動物或蚊蟲,不斷燃香有驅散異味的作用。但現在這些問題皆已解決,香火不間斷的說法也隨之改變 。

  • Q3:佛教奠禮儀式中,是否需要接香?

    • A:佛教奠禮儀式不需要接香。佛教講求心意,家屬只需每天早晨更換水果,或在佛前、靈位前上一次香、合掌誦經,就能表達心意並迴向功德給往生者 。

  • Q4:現代大量燃燒化學香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 A:隨著工業化,市面上的製香原料品質參差不齊,許多劣質香品會危害人體健康,燃燒時產生的空氣污染物也會對地球造成傷害 。

  • Q5:如果無法長時間守靈,有哪些方式可以替代?

    • A:現代喪禮形式簡化,即使家屬無法 24 小時守在靈前,也不會影響對逝者的敬意。可以透過每日更換鮮果、誦經迴向,甚至日行一善,以此功德來迴向給往生者,這是最好的替代方式 。

  • Q6:靈前接香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 A:傳統上,接香有「保持警惕心」與「清淨空間」的作用。但隨著時代變遷,其最重要的意涵已轉變為「心香一炷」,代表用真誠的心意來與往生者告別 。

  • Q7:在殯儀館辦理喪事,點香有限制嗎?

    • A:在殯儀館等室內公共場所大量燃香,除了造成空汙、形成髒亂,也可能違反相關規定。現代環保意識抬頭,許多場館都已限制燃香,以提供更好的空氣品質 。

  • Q8:現代喪禮該如何看待「接香」這件事?

    • A:現代喪禮提倡環保與簡約,應回歸其核心精神:用真誠的心意而非繁瑣的儀式來送別。獻上一炷清香,就能充分表達誠摯的敬意 。


我們的堅持與承諾

生命的意義,在於人與人的相互照亮。我們將每一次服務圓滿後的感恩,化為社會公益的行動,讓每個生命的終點,都能成為一個新的善緣起點。
—— 楊子佛教禮儀

延伸閱讀: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