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摺蓮花、燒紙錢,要照做嗎?︱傳統殯葬習俗與佛教葬禮之做法

民間普遍存在的喪葬習俗,佛教從不鼓勵,近年各地區不斷倡減量,不執著最關鍵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臺中服務處/撰文.2025-05-14

本文摘要:

  1. 摺蓮花燒紙錢知識·懶人包
  2. 摺蓮花的喪葬禮俗,臺灣早期不普遍
  3. 不執著摺蓮花燒紙錢,現代提倡減量
  4. 誦咒的功效與燒紙的作用,是兩回事
  5. 個人的業力根本無法用「金錢交易」
聖嚴法師開示,佛教並無摺紙蓮花的教義。真正的功德來自念佛、誦經與行善,藉由清淨心回向,超渡亡者離苦得樂。|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教徒無須摺紙蓮花,真正的超渡來自念佛、誦經、行善與供養三寶。蓮花象徵清淨解脫,而非焚燒紙錢紙花的世俗儀式。 攝/楊子佛教禮儀

楊子禮儀師有時會收到家屬詢問「摺蓮花」的問題,看過「楊子佛教禮儀」官網的人則表示,〈燒紙錢、庫錢〉的由來與知識非常詳細,還有〈金童玉女紙紮焚化〉的介紹說明,也消除了他們心中不少的疑問。不過,為什麼佛教徒不燒紙蓮花呢?本文來為大家細說解惑。

摺蓮花燒紙錢知識·懶人包

要點 說明
摺蓮花起源 台灣早期只燒銀紙,摺蓮花是近百年才出現的新風俗。
蓮花紙錢形式 黃色紙張、卍字符號,中央印有紅字〈往生咒〉,象徵乘蓮往生或轉世投胎。
摺幾朵最吉利 常見數字有 9、18、36、72、108 朵,可搭配念佛誦咒,增添祝福功德。
誰來摺 通常由家屬製作,也可由親友、鄰居協助摺蓮花以表達祝福心意。
地方習俗差異 如馬祖地區常將蓮花與紙錢一起焚化,最多可達400箱,全村民一起摺合力完成!
環保觀念 現代政府與殯葬單位提倡減量焚燒紙錢,避免空氣污染,守護空氣品質。
佛教觀點 佛教強調以誦經、茹素、布施、行善、供養三寶回向功德。未倡導摺蓮花或焚燒紙錢。
蓮花象徵的意義 代表清淨、柔軟、可愛、美德,象徵法界真如「常、樂、我、淨」。
聖嚴法師觀點 誦咒≠燒紙,兩者毫無關聯;「往生錢」並無佛教依據,屬迷思。
楊子觀點 冥錢無法改變業力,摺再多蓮花也無法替亡者改變因果。重點在心念、善行與修行。

摺蓮花的喪葬禮俗,臺灣早期不普遍

自明末清初以來已經超過三百年了,一代代移民先人從原鄉帶到臺灣的信仰習俗,也在時代更迭中不斷演變,其中對於祭拜過世的人,常常是以焚化給亡者用的冥錢、銀錢為主,漸漸地衍生出「摺蓮花」的喪葬禮俗。但在一個甲子前,「摺蓮花」的現象不像今日般普遍存在。

根據鈴木清一郎所著《臺灣舊慣習俗信仰》中記載的:「金銀紙形狀有很多種類,從粗紙的二、三寸到四、五寸不等,呈四角形,上面貼著金箔的叫金紙,上面貼銀箔的叫銀紙,......銀紙有『大銀』與『小銀』之別。......本省人在墳前擺列供品時,要把銀紙放在前面點火,相信在紙煙裊裊上升的朦朧狀態中,死者的靈魂就會來拿這些紙錢充作陰間費用。」

「又相信在燒銀時,如果碰掉了銀箔,這張紙錢在陰間就不能使用,所以拿放時都要小心,不過為了避免萬一,通常都是整捆焚化。」

由此可知,早年先人在祭拜祖先或亡靈時,只有使用「銀紙」紙錢。
而今民間喪儀中的「摺蓮花」,是一種黃色的「往生蓮花」紙錢,上頭有佛教卍字環繞四方角落,其中間的內容印為紅字往生咒(或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寓意往生者乘坐此蓮花,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亦或迴向往生者以此蓮花為座,早日前往投胎。

摺蓮花源於臺灣早期的喪葬習俗,象徵亡者乘蓮花往生極樂。蓮花數目各有意義,摺製時需心懷虔敬,誦念佛號,以傳達思念與祝福。|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摺蓮花,是一種滿懷祝福的傳統喪葬儀式,象徵亡者乘蓮歸往極樂。家屬與親友以虔誠之心摺蓮花,並誦念佛號,以期亡者得以安息。 攝/楊子佛教禮儀

一般來說,摺蓮花的數目是九、十八、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朵。

摺蓮花時要注意,有的人說不能惡口罵人,有的則說需要配合茹素,最好是能一邊摺一邊同時進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搭配背誦往生咒,如此可令往生者收到的功德利益會更快。

「摺蓮花」並沒有規定由誰來製作,通常是往生者家屬合力完成,以示不捨的祝福心意。此外,好朋友或者街坊鄰居,有的也會送上親手摺的紙蓮花給予祝福迴向。

從焚燒銀紙到摺蓮花,臺灣喪葬習俗不斷演變。往生蓮花象徵淨土歸依,摺製時誦念佛號,願亡者乘蓮花離苦得樂。|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一朵朵摺疊的蓮花,寄託著對亡者的思念與祝福。透過虔誠的誦念與祈願,願其乘蓮歸去,離苦得樂,安息於佛國淨土。 攝/楊子佛教禮儀

不執著摺蓮花燒紙錢,現代提倡減量

臺灣有些地區如離島馬祖的人,在辦喪事的時候,通常會在棺木內放置紙錢及摺蓮花,與遺體一起火化,有超度亡者之意,同時象徵讓亡者身邊有錢花用,摺的越多越代表生者的敬意和孝心;以馬祖地區為例,焚燒的紙錢基本款數為二十箱,成形的紙蓮花可達四百箱,而這麼龐大的數量是同村村民一起合力幫忙之下才得以完成。

這種民間喪葬習俗做法雖然存在 ,但是當今保護地球的環保意識非常普遍,各地方政府殯葬管理處也不斷提倡紙蓮花要減量放入燃燒,不執著摺蓮花燒紙錢,大家共同來維護良好的空氣品質,將淨土留給下一代。

「摺蓮花」並非佛教儀軌,佛教強調修行、誦經與行善來助亡者往生,蓮花純粹象徵清淨與智慧,而非燒化之物。|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教並不要求摺紙蓮花也不建議焚燒金紙銀箔,真正的迴向是透過念佛、誦經與行善。 攝/楊子佛教禮儀

誦咒的功效與燒紙的作用,是兩回事

蓮花,是佛教常使用的象徵物。但家中有喪事,佛教徒要去摺紙蓮花嗎?答案是:完全不需要隨俗,儘管坊間充斥摺蓮花表示思念亡者、為過世親人成就功德之意,但佛教從來沒有要人摺蓮花的說法。

聖嚴法師開示說:接受以「佛化奠祭」儀式來「做佛事」的家屬,不須燒金也不摺紙蓮花 ,心中完全放下這些世俗做法,取而代之的是用念佛、誦經、誦咒、茹素、做善行、以往生菩薩名義布施,乃至供養三寶......來迴向給往生菩薩。

蓮花除了作為佛教的一種標幟,更是「清淨」的象徵,因此受到佛教徒珍視。佛經記載蓮花出汙泥而不染,具有香、淨、柔軟、可愛這四種美德,因此而被用來比喻法界真如的「常、樂、我、淨」四德;還有蓮花的妙香,能令看見的人生起喜悅、吉祥、清淨的平安感受。

佛教的百科全書《大智度論》卷八中記載:諸佛隨應世俗眾生,故示現神力,趺坐於清淨柔軟蓮花上而不令其壞。佛教諸佛菩薩多以蓮花為座,例如極樂淨土的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是坐於寶蓮花上,同時藉此表示得到解脫的聖賢及十方淨土眾生都是從蓮華中化生,由此也稱淨土為「蓮邦」。

但用來燒化的紙蓮花和佛教一點關係也沒有。

聖嚴法師就曾在開示中提到「往生錢」,說:「大陸到了臺灣的佛教徒,還發明了另一種叫作往生錢的紙錢,在一小張的黃紙上,用紅水印上梵文字母的〈往生咒〉,就當作鬼用的錢了。其實誦咒的功效,與燒紙的作用,根本是兩回事。』」

佛教並不要求摺紙蓮花,真正的迴向是透過念佛、誦經與行善。蓮花象徵清淨與解脫,而非燒紙的迷信習俗。|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佛教觀點建議應以念佛、誦經、茹素與行善來助亡者,而非執著於燒紙儀式。 攝/楊子佛教禮儀

個人的業力根本無法用「金錢交易」

摺蓮花幾乎是一般人都有過的經驗,它象徵著面對生離死別的最後作為。很多人認為摺蓮花是表達孝道的方式,在親手摺蓮花的過程中,內心哀痛暫時得到療癒的出口,外在一切的紛擾忙碌似乎也靜止下來,心中和往生菩薩的距離更加靠近,畢竟就算是生死無常,也不能截斷心靈的交流對話,而完成的一朵朵蓮花清淨、和美的寓意,就像是親手送給往生菩薩的真誠祝福。

除了這些自我感受之外,往生菩薩真的需要我們做「摺蓮花」嗎?那是往生菩薩最迫切要的嗎?只要燒得多,就能改變往生菩薩的去處嗎?

楊子肯定地告訴您:往生菩薩不需要我們「摺蓮花」給他/她,燒再多也無法改變個人「因果業力」,這是硬道理。佛教從不要人焚燒冥錢,因為業力根本無法用「金錢交易」,身外之物非但無法利益亡者、祖先,反而徒增給祭拜對象的影響。

參考資料: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高賢治、馮作民編譯‧民國70年8月再版
《台灣喪葬禮俗源由》‧魏英滿、陳瑞隆 編‧2009年10月一版六刷
延伸閱讀: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