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法鼓山助念團簡介

成立時間  1993年2月21日

組織編制
以 聖嚴師父為導師,由僧團派任輔導法師,團本部設團長一人,副團長數位,訓練服務、活動企劃、關懷推廣、檔案管理等功能組。各地區均設有助念組,負責運作區內關懷。

宗旨
.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關懷眾生苦難,帶動助念關懷。
.淨化喪葬儀式,推動禮儀環保。

目的
.幫助臨終者或往生者解除恐懼,放下萬緣,往生淨土。
.以關懷及佛法的妙用,協助哀傷、痛苦、無助的喪親者得到慰勉。
.使參加助念者從關懷中自我成長並增強對佛法的信心,實踐利人利己的菩薩行。

主要活動
.帶動助念風氣,推廣簡樸莊嚴符合心靈環保的佛化喪儀。
.於法鼓山行政中心(雲來寺)設置大事關懷服務中心,提供佛事相關的各項諮詢。
.服務中心受理及協調體系內及社會大眾之申請個案。
.舉辦體系內大事關懷相關教育培訓課程。
.應邀協辦社會重大災難超薦祈福法會或關懷活動。
.每年四次,與台北市政府聯合舉辦台北市佛化聯合奠祭(已於93年終止)。


簡介
  緣起於 聖嚴師父對法鼓山義工菩薩的關懷,主要是協助法鼓山會團員及其家屬,提供臨終關懷及往生助念的服務。

  福慧念佛會於1983年設立關懷小組,1986年,關懷小組配合念佛會員的成長,擴大為助念組的組織,至1993年,遵循  聖嚴師父指示,正式成立助念團,由僧團派任法師擔任輔導法師,鄭文烈菩薩擔任團長,主要關懷對象為護法會、福慧念佛會、般若禪坐會三會會員及其家屬。
     
  聖嚴師父曾在對會員開示時,指出助念關懷的意義:一是為幫助往生者順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次是幫助家屬得到安定的心境與關懷的溫馨,以及接受佛法開示後得到安寧。師父還指示臨終關懷的處理原則,應先給予病危者、彌留者、往生者及家屬佛法開導,並勸他們念佛;接著是在適當時機,告知家屬助念的意義、須知及應注意事項;最後則是提供資訊及協助進行正信的佛事及佛化喪儀。
     
  聖嚴師父鑒於中國人向來重視人際間的禮尚往來,婚喪喜慶習俗常流於舖張浪費,遂提倡禮儀環保觀念,陸續舉辦佛化聯合婚禮、佛化聯合祝壽、佛化聯合奠祭等具體作法的示範活動,目前已普遍獲得各界的認同,受到感化而漸漸落實於生活中。
    
  近年來,這些理念與活動對社會禮儀的淨化,已產生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助念團員天天都致力於推廣臨終助念的觀念以及正信的佛化喪儀,其莊嚴祥和的氣氛和清淨儉樸的風氣漸漸地影響大眾對傳統喪葬儀式的觀念和作法,特別是與台北市政府合辦佛化聯合奠祭以後,根據政府和民間業者的評估資料,顯示出舉行佛化喪禮的個案件數及火葬比率,都較之前成長甚多。
     
  因為人在最脆弱的時候,佛法正是最好的安定人心的力量。助念團的悅眾菩薩,肩負弘揚佛法的任務,事先必須接受正信的佛法及佛事的教育,而且天天要安排時間為人助念;後來助念團為促使團員具有分擔社會重大災難事件的關懷能力,更積極舉辦各種成長營以及哀傷輔導培訓,讓團員學習心理諮商的基本助人技巧,期使能兼用佛法以陪伴家屬走過傷慟。尤其是協助歷年以來國內多次重大災難及祈福法會,不論是主動的或應邀的,聖嚴法師總是領導著四眾弟子踴躍參與,諸如如1995年快樂頌KTV火災罹難者超渡法會、1998年空難全國哀悼大會、1999年九二一地震罹難者彌陀法會、2000年空難消災祈福超薦法會..等。

本文轉載自
法鼓山 助念團>單位簡介。網址: http://elc.ddm.org.tw/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