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菜鳥禮儀助理的超感動入行見聞(三)

【楊子佛教禮儀.臺北訊】
  楊子牧師兄說:「禮儀師的工作,就像一個又一個的齒輪。一旦齒輪啟動了,沒轉完一定的圈數,絕不能半途停下來。」所以,忙到沒空吃飯、睡覺,對禮儀師來說,是很平常的事......

「每分每秒都有人出生死亡,禮儀服務是 24 小時待命的工作。」這句話,直到我不知多少次在大半夜,被楊子禮儀團隊 Line 群組的「叮咚」語音提示聲給驚醒,我這才深深有感
▲「每分每秒都有人出生死亡,禮儀服務是 24 小時待命的工作。」這句話,直到我不知多少次在大半夜,被楊子禮儀團隊 Line 群組的「叮咚」語音提示聲給驚醒,我這才深深有感。

~~禮儀師,見證生命最終樂章的送行者
  「每分每秒都有人出生死亡,禮儀服務是 24 小時待命的工作。」剛進公司時曾有禮儀師前輩這樣告訴我。

  初聽到這句話時,其實我沒什麼特別感覺。那就像是在講 「小 7 是 24 小時不打烊的」一樣,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直到某一天,不知道是上班以來第幾次在大半夜,被楊子禮儀團隊 Line 群組「叮咚」作響的語音提示聲給驚醒,我這才深深有感——

 原來,從前覺得正常,只因為我從沒真正體驗過什麼叫做「24 小時不打烊」!

  原來,所謂的「24 小時待命」,就是即使已經結束當日任務,下班回到家,讓工作了一天的大腦和身體「關機」休息了,這時,只要家屬一通電話打來,就得立刻重新「開機」進入備戰狀態!

  換句話說,就算是狂風暴雨的颱風天裡,就算是低溫刺骨的寒冬夜裡,禮儀師都得馬上離開溫暖的夢鄉和家人,迎著淒風冷雨,奔赴下一場工作挑戰!

  老實說,我也很佩服楊子牧師兄的同修楊大嫂。我覺得,能成為楊師兄這樣的禮儀師,固然不簡單;但是,能成為禮儀師堅強後盾的家人,更不簡單!因為禮儀師能夠陪伴家人的時間,真的不太多。

忙到沒空回家吃飯、睡覺,對禮儀師來說,是很平常的事。身為禮儀師,不可能有「規律作息」這回事!
▲忙到沒空回家吃飯、睡覺,對禮儀師來說,是很平常的事。身為禮儀師,很少有「規律作息」這回事!(中立者為楊師兄)

入行第三課:禮儀師要有意志力,須能忍飢忍睏抗高壓

  事實上,別說是陪伴家人了,忙到沒空回家吃飯、睡覺,對禮儀師來說,是很平常的事。身為禮儀師,很少有「規律作息」這回事!

  常可見楊師兄或其他的楊子禮儀師前輩們一大早就趕到殯儀館準備當天上午的告別式而一路忙到中午,連飯都沒時間吃就陪同家屬辦理往生菩薩的遺體火化等待領取骨灰繼而進一步完成進塔或樹葬。緊接著——

  隔天上午又有一場在外縣市的戶外告別式,所以結束上一個任務後可能還得馬不停蹄趕赴 60 公里外的奠禮會場進行場地布置工作,往往得忙到夜深人靜才好不容易可以收工回家休息。但偏偏——

  有時剛好輪到當天值班而夜裡又剛好有案件發生(據我觀察這種機率頗高),於是才進門不久又得再度出門披星戴月趕往醫院接體並返家布置靈堂然後帶領家屬助念祈福。接下來——

  等到一切終於暫時告一段落,長夜已將盡,算算時間短短的空檔實在不夠回家睡覺補眠,索性把車停在路邊打盹等待破曉,及至晨光乍現,再度出發上路趕赴下一個告別式會場......

  難怪楊師兄說,接案量進入高峰期時,禮儀師甚至很可能一整個星期裡有三、四天都難見到家人一面。

  這番話讓我忍不住聯想到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我想,禮儀師的版本應該是這樣:「如果我不在家屬家,就是在殯儀館;如果不是在殯儀館,就是在往殯儀館的路上。」真的,這就是禮儀師的日常!

禮儀師的工作,就像一個又一個的齒輪。每一個「齒輪」,禮儀師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每一位菩薩和家屬都很重要,禮儀師必須一視同仁,不可顧此失彼
▲禮儀師的工作,就像一個又一個的齒輪,每一個齒輪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每一位菩薩和家屬都很重要,禮儀師必須一視同仁,不可顧此失彼!(左蹲者為楊子禮儀師李師兄)

  「禮儀師的工作,就像一個又一個的齒輪。一旦齒輪啟動了,沒轉完一定的圈數,絕不能半途停下來。」楊子牧師兄曾以齒輪為喻,向我說明:為什麼禮儀師的抗壓指數和時間管理能力必須夠高?

  果真,就我所見,楊師兄常常不只是照顧一個「齒輪」,而是兩、三個以上的齒輪,所有的齒輪同時在運轉;每一個「齒輪」,禮儀師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每一位菩薩和家屬都很重要,禮儀師必須一視同仁,不可顧此失彼!

  楊師兄跟我提過,去年楊子曾承接由總統府籌辦的李前副總統元簇先生國葬榮典,當時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臺灣數十年來首見的國葬典禮相關規劃以及骨灰植存流程安排,期間尚需頻繁到總統府參與治喪籌備會議報告工作進度,還得趕赴設於苗栗李前副總統故居的靈堂關懷遺族家眷,同時,他仍須兼顧其他案子的家屬與佛事流程進度......

  事隔一年多,如今聽楊子牧師兄說來輕鬆,但我看著他手邊那一大本厚重的「國葬榮典」*資料檔案,裡面有各式規劃表、有會議記錄、有動線地圖、有各個協力廠商合約明細......不難想像當時這些大大小小的工作事項有多麼繁雜,難為楊師兄還能帶領著楊子禮儀團隊,在全國媒體關注的高度壓力下,圓滿完成這一項困難度指數破表的超級任務。

* 菜鳥助理小筆記:以下是菜鳥助理我多方蒐集情報得來,不曾對外公開的「國葬榮典之500 萬大傘番外篇」,順便在這兒作個記錄分享~~
話說護送李前副總統和夫人的骨灰,前往位於法鼓山的「金山環保生命教育園區」進行植存當天,風很冷雨很大,楊子事前準備了一批特製大黑傘,全部即時出借給家眷以及特意前來送行的眾多鄉親。
植存功德圓滿後,隨著見證李前副總統回歸天地的眾人各自賦歸,印著楊子商標的「500 萬」愛心傘彷彿也跟著放下萬緣,從此消失在茫茫天地間......最後,楊師兄只能苦笑著說:「就當作是楊子和大家結緣吧。」阿彌陀佛!


李前副總統植存當日實況
▲有圖有真相!「就是這個光!就是這個光!」哦哦,抱歉口誤,應該說:「就是這個傘!就是這個傘!」(圖為李前副總統植存當日實況)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