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放生或放死?積德或造業?

用智慧照路,慈悲不迷路
 
楊子佛教禮儀.臺中訊】
 
與其傷生之後,再亡羊補牢地去做補救,倒不如一開始就做好生態保育的工作,以智慧和遠見來防患未然,豈不是更加事半功倍,也更加慈悲呢?
 
 盲目無知的放生,往往變成「放死」,欠缺智慧的慈悲,可能反而造業
▲盲目無知的放生,往往變成「放死」,欠缺智慧的慈悲,可能反而造業。
 
就在上週,新北市新店區的知名觀光景點碧潭,驚見大量魚屍漂浮潭面,在近來有增無減的炙熱氣溫下,陣陣屍臭撲鼻,引發當地居民強烈不滿——原來是有宗教團體在此進行放生活動,孰料魚群卻因水土不服而紛紛暴斃!才一天一夜,就有上百條原本活蹦亂跳的生命,被迫提早進了「枉死城」……
 
農曆七月將屆,又逢放生旺季
 
隨著時序逼近農曆七月,亦即臺灣傳統習俗所謂的「鬼月」,為了祭拜供養(或者說是安撫)那些傳說中暫時被地獄假釋出來過暑假的「好兄弟」,民間各地紛紛「大開殺戒」來祭祀鬼神。弔詭的是,這廂有人殺豬宰雞辦普渡祭典,目的是為了獻祭祈求神鬼保佑自家平安;那廂又有人買魚買鳥搞放生活動,目的是為了行善布施積功德,同樣也是為了求福報保佑自家平安。殺生、放生,都是為了求平安,然而,這樣的做法真能得到平安嗎?
 
曾有「學生靈媒」外號的索非亞(臺劇《通靈少女》即是以她的親身經歷為故事雛形),在她的自傳《靈界的譯者》一書中如此表示,「七月鬼門開」的說法其實沒什麼根據,擁有陰陽眼的她,在七月天裡看到的「好兄弟」,從來沒有像民間傳說的那樣暴增,事實上,就和其他十一個月沒兩樣。
 
再說到宰殺牲畜以及焚香燒金這些民間普渡常見的儀式,在索非亞看來,所得到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首先,就佛教而言,殺生絕對是造業,毫無功德可言。其次,依索非亞親眼所見,焚香燒金確實會引來性喜聞香的「好兄弟」,問題是:享用過人們免費供應的吃到飽大餐後,它們理所當然會期待著更多的供養;而既然根本沒有所謂的鬼門開,也就沒有鬼門關這回事了,於是,理所當然的,人們自己燒金獻供引上門的這些「食客」,很有可能就此賴著不走了!
 
在此且不論鬼神究竟有無能力或有無意願保佑你闔家平安,索非亞說,人鬼殊途,磁場本就不合,若引來把你當成長期飯票的「好兄弟」長住,人鬼長久相處下來只會有害健康(當然,是你的健康),甚至於害命,君不見許多長期擔任靈媒者到最後身體都出毛病,正因看過太多這類前車之鑑,索非亞才會在二十六歲那年毅然決然告別靈媒工作。
 
時下的放生活動,真能積功德嗎?
 
至於臺灣慣見的放生積功德活動,其布施護生的理念,不能說有錯,但是,做法有待商榷。在此且分成兩階段來探討:
 
第一階段:放生前
 
大量的野生動物放生活動,背後一定有商業買賣行為,試問有誰會把自己辛苦抓來的獵物,好心奉送給宗教團體去放生?真有慈悲善心的話,一開始就不會獵捕動物了吧。換句話說,放生活動等於間接鼓勵了獵捕野生動物的行徑,而在獵捕的過程中,必然難免造成動物的傷亡,就算被獵捕的動物本身平安,但那些因為親鳥被捕而失去餵食者的雛鳥呢?這難道不算是傷生造業嗎?
 
第二階段:放生後
 
試以這回碧潭死魚事件為例,放生團體未事前調查清楚所購買的魚種適合生存的環境,就把眾多原本人工飼養的魚類放入新店溪,乍然進入一個水溫、水深、水質(酸鹼值)都與魚塭迥異的環境,再加上飽受驚嚇,試問有幾條魚能幸運存活下來?這就像把一個原本關在亞熱帶地區監獄、三餐有人照顧的囚犯,突然丟到南極的冰天雪地裡讓他自生自滅,與其說是「放生」,倒不如說是「放死」還更貼切!尤有甚者,還有不肖業者會在宗教團體放生活動結束後,又偷偷去把剛放生的動物再捕捉回來,等著賣給下一批放生團體,可憐無辜動物就這麼在捕放、買賣之間周而復始地歷盡折磨虐待,試問你我於心何忍?
 
而除了被放生物種的存活機率問題,這些動物因水土不服而死亡後,還會造成環境汙染,甚至傳染疾病給當地生態系中的其他生物。此外,亦有生態學者指出,「基因汙染」也是放生的一大後遺症!例如臺灣西部的白頭翁,被販賣到東部去放生,結果與當地物種雜交,竟然產生花頭翁後代。更常見的是許多被放生的外來種,因為在本地沒有天敵而大量繁衍,進而剝奪了本土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如此細數下來,時下所謂的「放生」,到底有多少功德可言呢?就算有,八成也被「放死」所造的業給抵消了吧!更遑論依照現行法規,「放生」相當於「棄養」,屬於違法行為,違反者除可判處罰鍰,還可能被判有期徒刑。倘若放生動物有破壞生態的可能時,最高甚至可處 250 萬罰鍰呢!
 
附帶一提,基於上述之放生活動可能造成的種種問題,很有可能使得一般社會大眾對這些喜好放生的宗教團體(通常是佛教團體)心生反感,甚至因此對佛教產生不良觀感!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即曾列舉幾年前一樁放生反而害生的例子作說明——
 
隨著臺灣的放生風氣傳播到東南亞國家,有一年馬來西亞境內發現大批雞隻曝屍野外,原以為是禽流感疫情擴散,經追查方知是佛教團體任意放生人工飼養的雞隻,雞群因無法適應野外環境而集體暴斃,最後當地政府反而因此對佛教產生誤解。如此說來,諸如此類的放生活動,非但不是功德,反而是罪過!
 
把無知的放生行為,轉為明智的護生行動
 
▲聖嚴法師指出,無知的盲目放生,不是功德,而是罪過。
 
針對放生,法鼓山聖嚴法師即曾明確開示:「我們要改變放生、護生的觀念,應該把放生的錢拿去做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育、醫療,讓這些動物有一個調養的地方,復健後再放回原來生存的環境,這才是真正的慈悲,否則就不是放生,而是殺生。」
 
是的,只求方便而有欠考量的放生行動,既缺智慧也不慈悲,最後反而造成更嚴重的殺生,實不足取!值得慶幸的是,許多佛教團體已有所覺悟,開始改變作法,例如過去也曾經舉辦過放生活動的臺中蓮社,如今則積極呼籲大眾把往昔的盲目放生活動,轉為生態保育的護生行動,因為唯有「盡量吸取生態保育專家的智慧,與時俱進,才能夠真正展現慈悲。」
 
林務局野生動物保育科長林國彰亦強調,倘能將慈悲護生觀念與生態保育理念結合,不啻為宗教團體的放生文化找到絕佳的改進方向。目前國內共有六處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專責收容各類傷病或不當走私的動物,但因中央分配的經費有限且逐年縮減,專職人力嚴重不足,亟需善心人士或團體來共襄盛舉挹注護生。

把無知的放生活動,轉為明智的護生行動,吸取生態保育專家的智慧,與時俱進,才能夠真正展現慈悲
把無知放生活動,轉為明智的護生行動,吸取生態保育專家的智慧,與時俱進,才能夠真正展現慈悲。
 
當然了,與其傷生之後,再亡羊補牢地去做補救,倒不如一開始就做好生態保育的工作,以智慧和遠見來防患未然,豈不是更加事半功倍,也更加慈悲呢?因此,林國彰認為,最好的護生行動,就是「把棲地維護好」!事實上,這也正是聖嚴法師與法鼓山長久以來積極倡導的「自然環保」!
 
聖嚴師父告訴我們,慈悲,就是平等關懷眾生,尊重一切眾生的生存權利,而這就是我們必須重視自然環保的理由!因為無論是地表、地底,或者空中、水中,大地無一處不是眾生安居的家園,更何況「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來」,放眼所見之宇宙天地自然萬物,莫非諸佛菩薩的法身,我們怎能不心存敬意?怎能不惜福護生?
 
【編按】以下1 – 6 為全臺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7 為貓狗等一般動物之收容所:
3.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收容鳥類及其他本土野生動物)
4.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收容鯨豚類生物)
5.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收容中大型野生動物)
6.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收容水生生物)
7. 各縣市公立收容所:>>查詢地圖
          >>查詢相關資訊
※以上各中心收容物種別僅供參考,並非絕對的劃分。(資料來源:農委會)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