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楊子杰菩薩追思祝福 法鼓山果器法師 主法開示



楊子杰菩薩阿彌陀佛 !

今天我們法鼓山僧俗四眾弟子,代表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與僧團,偕同您的家人、親友們,一起以誦經、持咒、念佛的功德,表達您及家屬的祝福與感恩,希望您放下這世間一切的牽掛與煩惱,全心憶念阿彌陀佛,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長期以推動「心靈、禮儀、生活、自然」等四種環保,來改善社會風氣,進而淨化人心和社會;而其中,更希望藉著提倡禮儀環保,來發揚中國固有的倫理精神,並以佛教的信仰和現代人的立場,推動慎終追遠和冥陽兩利的佛化奠祭。在簡化、節約、惜福、培福的原則下,完成隆重、肅穆、整齊、祥和而又莊嚴的佛事。

您也因認同聖嚴師父這樣的理念而致力協助推動佛教禮儀,藉由在每一次的服務過程中能推動佛化奠祭,除了有助於心靈環保和正確死亡觀的建立外,也希望藉此讓往生者家屬對於生命價值的判斷和生命的認識,做疏導、解釋和說明,這樣的方式對社會是有很大的助益的。

楊子杰菩薩,您長期聽聞佛法,應當深知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隨緣聚散,它是流轉的,處於不斷的遷流轉變中,沒有恆常的定性;也就是說,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

聖嚴師父也曾經開示:「人來到這個世間,有兩個任務:一是還債受報,償還過去多生之中恩怨情仇的債務,接受福報與苦報;二是還願、發願,人們在過去無數世中曾經許過的心願,必須逐一完成,在受報還願的同時,也可繼續發願。當在這一生中的債務及願心告一段落時,便算任務結束了;當每一個階段的任務結束,必須進入另一個階段時,便是生命之光的無限延伸」。

對於生命的結束,佛法稱為「往生」。為何稱「往生」呢?因為死亡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了,結束的只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色身,這當中還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心,這念心因妄起分別而有我相,即是佛法中所言的神識。這個神識循著過去造的善惡業,而再去受善惡報,便又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所以在佛法上稱這樣一期生命的死亡為「往生」。

對此聖嚴師父也曾開示說:「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的過程,出生時固然抱著無限希望而來,死亡時,同樣也抱著似錦的前景而去。往生對亡者而言,是前往西方佛國的起點,對生者而言,是共同來此恭送未來佛前往西方淨土」。聖嚴師父更說,助念是幫助亡者往生西方,每一次助念就是送一位菩薩、未來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助念雖是為亡者念佛,其實最大的功德還是自己的,而且曾接受過我們助念的蓮池海會眾菩薩們,在我們臨命終時一定也會來幫助我們。

楊子杰菩薩,請您要專心一意的憶念阿彌陀佛,祈求阿彌陀佛接引您到極樂世界去。大眾也都一起為您念佛,以一心不亂念佛的殊勝功德,迴向給您,請您放下萬緣,廣發菩提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冀望您倒駕慈航,迴入娑婆,普渡諸有情眾生。

迴向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