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獻給行走在光中的育誠~記憶中最純淨沁香的一場告別式

 祈禱文〈我行走在奇蹟中〉,摘錄自育誠生前最愛的書《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

▲祈禱文〈我行走在奇蹟中〉,摘錄自育誠生前最愛的書《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
楊子佛教禮儀.臺中訊】
  「在師兄所服務過的菩薩或主持過的告別式中,有沒有哪一位菩薩或哪一場告別式讓你印象特別深刻或者特別感動的?」
 
  「有的,王育誠菩薩的告別式,那是我所主持過視覺上最潔白純淨、嗅覺上最沁人心脾的一場溫馨告別式……」楊子佛教禮儀的資深禮儀師李師兄,在一場禮儀服務的經驗分享會中,娓娓道來他與育誠菩薩及家屬的因緣──
 
  雖然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是那一天告別式上清新怡人的香氛氣息,彷彿還依舊充盈在呼息間……
 

預約佛事,緣起於相應的生命理念

 
  認識育誠,是從一通電話開啟的緣分,電話那頭是育誠從小相依為命一起長大的姊姊。
 
  相知最深也最疼惜育誠的姊姊,在電話裡告訴我們,她的弟弟已是癌末,只希望在剩下的日子裡能自己決定「人生的最後一件大事」,因為弟弟在網路上搜尋告別式資料時,無意間看到楊子佛教禮儀公司官網上的一些文章,讓他深受感動,所以想先了解楊子辦的告別式和一般禮儀公司辦的有何不同。
 
  由於育誠不便出門,因此禮儀師與姊姊約好時間專程到家裡為他們作詳盡的簡報說明。這天,育誠半躺在沙發上,一面觀看李師兄筆電上播放的各階段流程簡報畫面,一面聆聽口述解說,儘管精神欠佳,他依然聽得專注。聽完禮儀師具體說明了所有的佛事流程後,育誠的神情相當安定。
 
  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育誠,這時緩緩開口問了禮儀師一個問題:「師兄,能不能不要點香?」
 
  雖然長年推行「禮儀環保」的楊子,向來不鼓勵家屬焚香燒金,但李師兄仍不禁好奇育誠不點香的理由。只見育誠徐徐解釋說,他覺得不需要執著點不點香,更何況他有些朋友是不拿香的基督徒。
 
  原來如此!才見面一、兩個鐘頭,對育誠的認識原本僅限於他曾經教授過瑜珈、健身課程,但就從這一刻開始,育誠善解人意的體貼、在細微處的周到,輕輕觸動了禮儀師的心弦。「當然沒問題。」李師兄如此回答育誠。
 
  「靈堂可以設在家裡嗎?」育誠又接連問了兩個問題,「一定要有牌位嗎?」
 
  李師兄告訴他,靈堂要設在哪裡都可以,設在家裡或有沒有牌位都無妨,這些外在形式不必罣礙,而告別式當天建議準備一個牌位,實際作用只是為了給親友一個可供觀想的標的物而已。
 
  禮儀師的說明,讓育誠心安了,似乎也讓他放下了最後的罣礙。
 

臉書道別,開始生命的另一段旅程

 
  兩個月後,育誠在安寧病房裡往生了。一接到姊姊的電話通知,禮儀師隨即在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協助處理後事。由於家屬早已透過事前的簡報以及後續的電話聯絡,清楚了解了往生後的程序,因此當天在場的媽媽、姊姊以及友人都依循著禮儀師的建議,圍在病床旁輕聲為育誠助念,儘管眼中難掩哀傷,聲聲相續的「阿彌陀佛」卻顯得相當安定與從容。
 
  在助念聲環繞下的育誠,面容帶著安詳,睡著了似地,右手掌心中輕握著一小截木頭。姊姊主動提起,希望能讓這截木頭陪伴著弟弟直到最後。那是一根茄苳樹的樹枝,而且是來自育誠最愛的一棵老茄苳樹。姊姊說,育誠曾經交代過,往生的時候,他要握著這根樹枝。
 
臺中西區名聞遐邇的千年「茄苳公」,是育誠最愛的一棵老樹。(翻攝自育誠臉書)
▲臺中西區名聞遐邇的千年「茄苳公」,是育誠最愛的一棵老樹。(翻攝自育誠臉書)
 
  後來,禮儀師才在育誠的臉書上看到他的好友分享了有關那棵茄苳樹的故事。原來那是臺中西區名聞遐邇的千年「茄苳公」。長壽的茄苳樹,一直是臺灣人心目中的吉祥樹,育誠愛上這棵老樹,正是因為它綿延不息的生命力。他常利用空暇時間去拜訪茄苳公,或在樹下靜坐,或者擁抱著樹幹,汲取那屹立千年的安定力量。而他所珍藏的那根小樹枝,正是有一次偶然在樹下撿到的,來自老茄苳樹的禮物。
 
  育誠的好友,在他離世當天,便遵照他生前的囑託,在他的臉書上發布了他自己的告別訊息,搭配著有姊姊親筆題字的帥氣獨照——「做夢的小孩」,五個字道盡了姊姊對他的疼惜與相知。
 
在育誠離世當天,好友為他在臉書上發布了他自己的告別訊息
▲在育誠離世當天,好友為他在臉書上發布了他自己的告別訊息。
 
  原本,正如他的臉書道別所言,家人打算依照育誠的遺願,不辦告別式,只簡單設個小佛堂,開放給三五好友來敘敘舊。孰料訊息發布出去後,臉書上回應的貼文如雪片般湧來,他們這才發現想要來「敘舊」或致意的人數超乎預期,不得不臨時通知禮儀師,他們需要找個能容納更多人的地方來辦告別式。
 
  於是,在禮儀師的建議下,在臺中市立殯儀館租了一個禮廳;同時,李師兄也立刻重新向親友說明溝通告別式的流程細節,並進一步討論呈現方式。時地、流程都確定之後,姊姊請育誠好友在臉書發布訊息,並請有意參加這場「送別聚會」的朋友身著白色服裝出席,因為這是育誠最愛的顏色。
 

送行聚會,「最香」的一場告別式

 
  李師兄回憶當天情景,微笑著說,育誠的告別式,應該是臺中殯儀館有史以來「最香」的一場告別式吧——姊姊事前拿了一瓶Grapefruit精油給他,問他能不能在棺木上灑些精油,因為她和弟弟都很喜歡這個味道。根據芳療理論,葡萄柚精油可以平衡中樞神經系統,有助於減輕憂鬱,甚至能使人感到歡愉,充滿元氣和活力。李師兄被姊姊的心意感動了,於是,除了棺木上,連禮廳內四周都灑上了精油,帶著療癒人心力量的沁香分子,漣漪般地瞬間擴散至整個空間。
 
  又因為育誠喜歡白色,應姊姊的要求,禮儀師把禮廳的布幔和鮮花全部統一成白色的,與出席來賓身上的白衣相互映襯成一氣,整個禮廳宛如籠罩在一片療癒人心的白光之中。在潔白素雅的鮮花烘托下,相片裡的育誠彷彿在曦光中微笑著,一如他最愛的《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所收錄的祈禱文,行走在光中,行走在愛中。
 
純白色系的會場布置,與來賓身上的白衣相互映襯,整個禮廳宛如籠罩在一片療癒人心的白光之中
▲純白色系的會場布置,與來賓身上的白衣相互映襯,整個禮廳宛如籠罩在一片療癒人心的白光之中。
 
  這場「送別聚會」來了很多姊姊從沒見過的陌生人,讓整個禮廳幾乎座無虛席。他們是育誠的學生,或者行旅各地而結識的朋友,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有外國人也有出家人,然而唯一的共通點讓他們在此時此地齊聚一堂,那就是對育誠的愛與懷念。
 
  封棺前最後一次的遺容瞻仰,只見身穿白衣的育誠,手握茄苳樹枝,這來自千年老樹的禮物,潛藏著育誠最愛的生命力與安定氣息;胸前佩戴的雪松塊頸鍊,則是來自最靠近北極的西伯利亞原始森林內,超過四百歲的雪松樹自然掉落在地上的細枝幹,據說這些珍貴樹木會接收宇宙的正能量,並在地球本身的能量匱乏之際,毫不藏私地將能量釋放反饋給一切有情眾生……且不論傳說是否可信,在大家的眼中,育誠確實渾身都充滿了愛的能量,一如雪松,這種擁有大愛精神的傳奇珍木。
 
  瞻仰完遺容後,親友們逐一把白淨馨香的百合花束放入棺內。姊姊和育誠的好友靜立於棺前,不約而同地舉起右手放在胸前,手掌心底下是心輪的位置,人體七大脈輪中唯一掌管著愛與善的脈輪。楊子的攝影師捕捉住了這令人動容的一刻,儘管事隔一年,回想當時情景,他仍能感受到那充滿愛意的無聲祝福,超越了語言,散發出暖心的溫度。
 
姊姊和育誠好友不約而同的祝福手勢,超越了語言,散發出暖心的溫度,令人動容
▲姊姊和育誠好友不約而同的祝福手勢,超越了語言,散發出暖心的溫度,令人動容。
 
  爾後,在禮儀師的帶領下,全體親友與來賓齊心為育誠誦念了一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往生咒》,以誦經迴向獻上他們最誠摯的祝福,來為育誠送行。儀軌誦念完畢後,育誠的好友特地與來賓分享了一篇祈禱文,出自育誠最愛的書《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
 
  深深被現場氣氛感動的攝影師,說他事後特地找來這本書,仔仔細細閱讀過一遍,又再一次感受到身心靈的啟發;雖已不記得告別式當天育誠好友朗讀的祈禱文是哪一篇,但書中的每一篇祈禱文都承載著愛和能量,讓他不禁一再想起育誠,更提醒自己要認真活在當下,認真吃飯,認真喝水,認真工作,認真遊戲,認真感謝一切,感謝此刻還活著,感謝自己還有能力去改變世界——
 
我做的每一件好事,我說的每一句好話,我想到的每一個好念頭,都在改變這個世界;當我祝福,我正在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想好念、說好話、做好事,我正在改變這個世界!(引用自《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活在當下的祈禱)
 
棺木內鮮花簇擁著育誠的最愛,《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
▲棺木內鮮花簇擁著育誠的最愛,《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
 

崇尚自然,選擇樹葬回歸天地

 
  一生崇尚自然的育誠,毫不令人意外地選擇了樹葬作為生命的句點,從此長眠於神岡崇璞園的櫻花樹下。想像著此後年年初春,櫻花繽紛的景象,天性浪漫的育誠一定會在春光中開心起舞吧!姊姊用小玻璃瓶留下了一些骨灰,她說,要帶著喜歡登山、旅行的育誠,繼續走遍他此生來不及踏上的陌生土地,把他的骨灰灑在世界各地,這是她對弟弟的承諾。
 
育誠的朋友在臉書上傳的樹葬照片,留下最後的道別。(翻攝自Vita Kuan臉書)
▲育誠的朋友在臉書上傳的樹葬照片,留下最後的道別。(翻攝自Vita Kuan臉書)
 
  禮儀師和往生菩薩的因緣就是這麼奇妙,李師兄說,自己是在育誠告別人世之後才開始認識他的。看著育誠臉書上一則又一則的好友留言,會讓人忍不住眼眶發熱,因為那些滿載著愛意的文字,無論長短莫不飽含著濃濃的祝福以及感謝,其中甚至有許多人只和他有過一兩面之緣:
 
  「看到臉書還以為是您自己PO的文章,想說看看您要去哪裡旅行,但越看越不對勁,定睛以後,徒留趕不走的惆悵……感謝您以前溫暖的幫助及笑容。感謝您臨行前仍源源不絕的分享正面能量。祝福您在彼端的旅程一切順心,再見哦!生命的鬥士。」
 
  「每一次,你總是悄悄的出現,給足了愛,悄悄的離開,從來沒提過自己的問題。如果知道時間已經是那麼的倉促,我一定把工作放下,坐下來陪你多說一些你愛聽的故事,多寄幾次鮮果去。……」
 
  「……記得你一上課,放著輕柔的音樂,要我們閉上眼冥想,傾聽身體的聲音,你帶有磁性雄厚的聲音引導我進入心靈的冥想,感覺與身體的對話,覺察、覺知、覺醒……下課後,我傾聽你的夢想,你就像大男孩有著開朗的外表,有著善良、正直、知恩的心,也有一顆受傷的心,最後你真的成為生命工作者,療癒自己的生命,也幫助別人……我會永遠記得你,祝福你。」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育誠每次給予祝福與擁抱的品質,是如此的真誠與溫柔~讓我知道我是值得被愛的,記得前年育誠,在臺中的草悟道教我怎麼靜下心跟大樹連結,讓我自己親自感受到每棵樹都有不同的能量,這實在是太神奇了!很感謝育誠如此的真心陪伴我,我很愛你這個特別的靈魂,特別的朋友!」
 
  「我們都愛老茄苳,被祂的靈氣深深吸引,深深相信,這個緣分便是如此神性深邃,好像我們之間是透過老樹千年的連繫……肉體形像是如此短暫而渺小,而我們的緣分是靈魂的連結,幾個人生幾個名字都掩蓋不過的靈魂識別,不怕你先去哪裡了,亙古的連結始終相通。但我也知道,除非我回歸靈魂的喜悅,否則也找不到你。我會的!謝謝你!育誠!」
 
  「……你選擇了用這樣的方式來教導大家如何面對生命,面對死亡。好美的生命,好大的愛。我由衷臣服。雖然就這兩次見面,我知道我們已經完成此生的因緣。願你接下來的旅程,一樣順利圓滿,早日回到源頭的家!」
 

感謝因緣,留下如許美好回憶

 
  永遠定格在三十六歲的育誠,雖未屆不惑之年,但相信他在最後的那一刻,是無惑也無憾的,因為對一切有情眾生的愛,已經讓他的靈魂與宇宙合而為一了。一如祈禱文所言,「現在,我了解我與人類、地球、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的存在。我與宇宙是整體的存在,我與世界的愛合而為一。現在,宇宙的愛流入我的身心,透過我的愛祝福了全人類。」
 
  謹以此文,獻給行走在光中的育誠——謝謝你,與我們結下如此珍貴的因緣,留下如許美好的回憶。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