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楊子佛教禮儀的故事(二)‧中天【美的in臺灣】專訪

【楊子佛教禮儀.臺中訊】
  中天電視「美的 in 臺灣」(Made in Taiwan),節目自開播以來,始終鎖定報導具備「美的精神」的臺灣在地企業和店家。這一回,節目製作團隊特地走訪臺中,只為了一探以高質感的佛教禮儀服務立足業界二十年的「楊子」背後的故事。
 
楊子的遠見,佛化奠禮符合時代趨勢
 
「佛化奠禮,是一種觀念走在時代尖端的奠禮型態!」

  楊子牧師兄試圖用簡單的話語,說明佛教禮儀的特質:
 
「因為慈悲眾生且惜福感恩,所以簡約、環保;因為當下覺照而回歸一心,所以莊嚴、溫馨。這些特質,無一不契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
 
  事實上,這就是法鼓山聖嚴法師所推廣的「禮儀環保」內涵!同時,也是「楊子佛教禮儀公司」二十年來信守不渝的核心價值。
 
  至於「佛教禮儀」是不是只有佛教徒才能採行呢?「當然不是!」楊師兄再三強調,只要能認同禮儀環保的觀念,無論本身有沒有宗教信仰,任何人都可以採行佛化奠禮,讓「人生最後一次相聚」圓滿而無憾!

 中天綜合36台-美的in台灣節目-邀請楊子佛教禮儀接受專訪
▲中天綜合臺「美的 in 臺灣」節目,專訪「楊子佛教禮儀公司」中區負責人楊子牧師兄,深入發掘立足業界二十年的「楊子」背後的故事。(攝於秋山堂)
 
不只是「辦好一場告別式」,楊子一直在做的是「生命教育」

 
  一般殯葬禮儀公司,大都是為了辦告別式而存在。但是,楊子佛教禮儀公司在做的事,卻並不只是「辦好一場告別式」而已!
 
  聖嚴師父說過,「唯有生者安,亡者才會安。」所以楊子真正在做的,其實是生死兩相安、冥陽同受益的「生命教育」——幫助家屬建立正確的生死觀,進而得以身心安住,並用最有效益也最有意義的方式來利益往生親人,同時也為自己積德培福,那就是吃齋、念佛、布施。
 
  吃齋,意味著不殺生,心懷慈悲不造殺業,即是行善積德。念佛,意味著安住在諸佛菩薩身上而念念分明,儘管世間緣滅悲傷難免,卻能不陷溺其中而迷失自我;另一方面,念佛誦經也等於是代佛說法,可藉此度化往生親人。布施,意味著甘願喜捨,放下貪慳執著,廣結善緣、廣植福田,利人更利己。
 
念佛,意味著安住在諸佛菩薩身上,同時也是代佛說法,度化往生親人
▲念佛,意味著安住在諸佛菩薩身上,同時也是代佛說法,度化往生親人。
 
  我們始終認為,每一位往生者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作示現,度化家人了悟因緣聚散的無常,認清生與死只是每一段生命旅程必經的兩端,是終點,也是起點。許多人因此誤以為佛教只知消極地寄望離苦得樂往生西方,但事實剛好相反!(莫怪聖嚴法師要感嘆,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卻這麼多。)
 
  正因明白「諸行無常」的道理,佛教反而更鼓勵人們積極把握當下,誠如法國梅村禪修中心創辦人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所言,生命只在念念分明的此時此刻!畢竟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尚未來到,我們唯一可把握的,其實只有當下。若懂得在每一個當下提起正念,縱使人生無常,亦可無悔無憾。
【編按】提起正念(Mindfulness),即專注對待眼前的人事物,意同「回歸一心」,簡單說,就是「心誠」。
 
  但是話說回來,把握眼前,並不代表執著於眼前的擁有。佛陀教導人們世間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該生則生,該死則死,緣起緣滅本如花開花落,倘能順其自然而無罣礙,便可不受其苦。

楊子佛教禮儀台中服務處負責人楊子牧,虔誠薰習佛法多年,將佛法信仰融入殯葬禮儀的服務過程中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臺中服務處負責人楊子牧,虔誠薰習佛法多年,將佛法信仰融入殯葬禮儀的服務過程中。(攝於菩薩寺)

楊子的工作,是生命教育也是文化教育
 
  就像聖嚴法師所說的,「誠於內而形於外」,才是一切禮儀的重點。但是現代人卻往往只知墨守傳統禮俗的表面形式,反倒忽略了——這些習俗原本也是「誠於內而形於外」的行為,時間久了自然而然演變成習俗;然而,許多習俗源起的時空背景與今日社會迥異,致使其原始意義早已亡佚,徒留下「不知其所以然」或不符現代價值觀的形式化禮俗。
 
  試以「封釘」儀式為例,傳統習俗中,已出嫁的婦女,亡故後入殮蓋棺時,須由娘家的兄弟,亦即母舅,來執行「封釘」儀式。
 
  追溯緣由,原來是在那個交通不發達、通訊不方便的年代,因擔心出嫁的女兒並非自然因素死亡,所以娘家要派一名男性家屬代表(通常是兒子)前來驗屍,確認女兒的死因無誤。此一習俗演變至今,人們只知入殮必須找母舅來封釘,卻不知其所以然,殊不知時代早已不同,家屬若對死因存疑,自有警政單位介入,根本不必等到蓋棺。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在做的事,除了「生命教育」,另外也包含了「文化教育」——亦即不斷透過諸如上述的觀念分享及習俗解說教育,讓家屬了解許多傳統禮俗背後自有典故,但在今日社會卻早已失去意義,因此與其拘泥固守舊俗,為了各式各樣的繁文縟節、不必要的鋪張和喧囂,以致勞民傷財又擾鄰,何不讓禮儀回歸「誠於內而形於外」的初衷?
 
  因此,楊子的禮儀師總是建議家屬,一切從「心」出發,邀請親友們一齊本著祝福的心來為往生者祈福,畢竟,我們往生的親人才是追思會的真正主角,各種形式化的表相,不但對他/她沒有真正的助益,甚至可能反而模糊了追思會的焦點。
 
楊子的禮儀師總是建議家屬,一切從「心」出發,邀請親友們一齊本著祝福的心來為往生者祈福
▲楊子的禮儀師總是建議家屬,一切從「心」出發,邀請親友們一齊本著祝福的心來為往生者祈福。
 
禮儀師印象最深的一場告別式:純白沁香的溫馨追思會
 
  正如楊師兄所強調的,只要能認同楊子佛教禮儀公司多年來大力推廣的「禮儀環保」理念,即使沒有佛教信仰,一樣可以採行佛化奠禮!在我們接辦過的個案中,非佛教徒卻選擇佛化奠禮者,其實並不少見,而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王育誠菩薩的特殊因緣!
 
在王育誠離世當天,好友為他在臉書上發布了他自己的告別訊息
▲在育誠離世當天,好友為他在臉書上發布了他自己的告別訊息。

 
  三十六歲的育誠,是個愛自然、愛朋友的感性大男孩,也是個癌末病人。或許是有預感生命所剩時日已不多,他自己上網搜尋告別式如何辦理的資訊,無意間看到楊子佛教禮儀的官網文章而大受感動,後來聽過楊子禮儀師的到府簡報說明,深感彼此的生命理念竟是如此相應,最後決定把人生最終的美好告別交給楊子。
 
  那場別開生面的追思會,至今讓人難忘,楊子的禮儀師李師兄說:「那是我所主持過視覺上最潔白純淨、嗅覺上最沁人心脾的一場溫馨告別式。」
 
  育誠的告別式,應是臺中市殯儀館有史以來「最香」的一場告別式了——與育誠從小相依為命的姊姊,事前拿了一瓶精油給李師兄,表示希望在棺木上灑上她和弟弟都喜歡的 Grapefruit 精油。李師兄被姊姊的心意感動了,於是,除了棺木上,連禮廳內四周都灑上了精油,帶著療癒人心力量的沁香分子,漣漪般地瞬間擴散至整個空間。
 
  又因為育誠喜歡白色,應姊姊的要求,禮儀師把禮廳的布幔和鮮花全部統一成白色的,與出席來賓身上的白衣相互映襯成一氣,整個禮廳宛如籠罩在一片療癒人心的白光之中。在潔白素雅的鮮花烘托下,相片裡的育誠彷彿在曦光中微笑著,宛如行走在光中,行走在愛中……
 
純白色系的會場布置,與來賓身上的白衣相互映襯,整個禮廳宛如籠罩在一片療癒人心的白光之中
▲純白色系的會場布置,與來賓身上的白衣相互映襯,整個禮廳宛如籠罩在一片療癒人心的白光之中。
 
王育誠的好友於追思會中分享了《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一書中的祈禱文。
▲育誠的好友於追思會中分享了《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一書中的祈禱文。

  在禮儀師帶領下,全體親友與來賓齊心誦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往生咒》,以誦經迴向獻上他們最誠摯的祝福,來為育誠送行。儀軌誦念完畢後,育誠的好友特地與來賓分享了育誠最愛的《NAMASTE 生命喜悅的祈禱》一書中的祈禱文。
 
  承載著愛和正能量的祈禱文,彷彿一道暖流緩緩傾瀉而出。就在那一刻,每個人好似都感受到了,這宇宙間最強的能量——愛,洋溢在莊嚴、祥和的白光中,親吻著所有的人。一如育誠生前,從不吝於給予朋友的擁抱和祝福。
 
  「那場追思會,從頭到尾,只有祝福和愛,相信這也是育誠樂見的。」李師兄事後回想,不由得深深慶幸,楊子沒有辜負育誠所託。(~待續)


※ 拍攝花絮圖說兼後記:
總是穿著正式禮儀師制服的楊子牧師兄止不住滿頭大汗,「美的in臺灣」工作人員不時得為他擦汗補粉
▲秋老虎的天氣,讓平日耐熱力超強,總是穿著正式禮儀師制服的子牧師兄也止不住滿頭大汗,「美的in臺灣」工作人員不時得為他擦汗補粉。
 
楊子牧師兄心誠而專注的讀經讀得忘我,渾然忘了攝影鏡頭
▲在攝影師的取景下,子牧師兄開始讀經,只見心誠而專注的他讀經讀得忘我,渾然忘了攝影鏡頭。大家不妨一起來猜猜,子牧師兄究竟是在讀哪一部經呢?
 
身為虔誠佛弟子的子牧師兄,進入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所有的工作人員一同在佛菩薩面前虔心供燈
▲秋山堂的錄影工作結束後,攝影團隊馬不停蹄地奔赴菩薩寺取景。身為虔誠佛弟子的子牧師兄,進入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所有的工作人員一同在佛菩薩面前虔心供燈。
 
【特別感謝】
秋山堂—臺中國美館
菩薩寺
臺中市立殯儀館(崇德館)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05-333-100
Google Map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