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為什麼不需要三餐拜飯?

在殯儀館,常可見到靈堂擺著飯菜碗筷,
禮儀公司可能還會告訴家屬要定時拜飯…
「花特?!(What?!)人死後,還需要吃飯嗎?」
這個問題你或許曾好奇過,但見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
直到遇見 [楊子佛教禮儀公司] 的禮儀師為止~~

「楊子辦的佛化奠禮,不鼓勵家屬拜飯,是為什麼呢?」
這是對拜飯習俗「習以為常」的家屬常見的疑惑。
且讓我們先回到最初大家或曾好奇過的問題:
「人死後,還需要吃飯嗎?」
或者,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追問:
「傳統喪葬禮儀,為什麼會有『拜飯』的習俗呢?」

先秦儒家認為,人死魂離成鬼,故需祭祀。
但根據佛教經論教導我們的觀念:
人死後,大多進入中陰期,但中陰身並不是鬼魂;
極善或極惡者,直接投生,沒有中陰,亦不逗留人間。
由此觀之,試問:
「拜飯,真的有需要嗎?」

《荀子》有云,「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
古人奠祭的重點,不在供品,而在那份對故人的追思心意。
時至今日,拜飯往往流於形式,不見心意,只見無謂的浪費;
不僅失去奠祭的本意,更造成大量食物被丟棄的環保問題。
若就環保觀點來看,請大家再想一想:
「拜飯,真的有必要嗎?」

面對傳統習俗,你也有無數的「花特」黑人問號嗎?
禮俗也要講道理,有理才有禮,講理才能不迷信!
身為21世紀的現代人,不能再人云亦云了!
讓我們一起透過短片,找出喪葬禮儀背後真正的道理吧~

分享:

Follow YANGZI

北區服務處(北北基、桃、竹)

台北市北投區中正街17巷9號
02-2893-4868
0931-048-953
Google Map 地圖

中區服務處(苗、中、彰、投)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六街22號
04-2373-0007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

南區服務處(嘉、南、高、屏)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107號
0932-211-100
Google Map 地圖